我国柑橘种植历史悠久,陈皮品种繁多,无所谓“正宗”
传统定义上的“陈皮”,是指芸香科类(柑橘类)植物果实的表皮,经过生晒、炮制、陈化等制作手段而来的农副产品。
在文化和历史上,我国陈皮的应用历史也已经有2000多年,汉代的《神农本草经》已经有陈皮记载,这里就不再展开了。
从广义上看说,陈皮是可以通过多种柑橘类果实的表皮制作而成的。作为农副产品,陈皮必定是有道地特性的,加之我国幅员辽阔,地大物博,柑橘产区更是数不胜数。
陈皮品种及产地
自古以来,陈皮被划分为“普通陈皮”和“广陈皮”两大类,其中以“广陈皮”为陈皮中的佳品。
而“广陈皮”又以“新会陈皮”为上等佳品,是可以入药的。为此,好陈皮就是新会产地所出的新会柑皮为佳品。
而“新会柑”又被划分为一线产区、二线产区、三线产区,其中又以一线产区五大核心产区“天马、梅江、茶坑、东甲、西甲”为新会柑上等佳品产地。
2021年新上市陈皮(二红皮)
新会柑核心产区(一线产区)处于银洲湖和西江、潭江“三水相汇”后连接南海,咸水和淡水交界处。
灌溉用水能够利用既有海水成分,又有不断的淡水补充的特殊水质,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,为新会柑提供天然生长环境。所以说五大核心产区的陈皮是最好的。
新会陈皮种源于新会的品种,所以又称为新会柑。但新会柑并不是新会特有,几乎全国可以种植柑橘的地方,都具备种植新会柑的基础.
因此在广义上,新会柑(不管是不是新会种植)制作的陈皮,都能称之为“新会(柑)陈皮”,但只有新会种植的新会柑制作的陈皮,才是正宗的“新会陈皮”。
福橘的皮可以制作“闽陈皮”
福建福橘
福橘的皮可以制作“闽陈皮”。福橘主产自福建省福州市,其果实呈扁圆形,甜酸适口,久有盛誉。由于福橘的色泽艳红、果香汁甜,其名字又与“福、吉”等谐音。
福橘的栽培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以前。到了清朝及新中国成立前,福州南台岛和闽江、乌龙江两岸逐渐成为福橘的主产地。
温州蜜柑,可制作“浙陈皮”
浙江温州蜜柑
温州蜜柑,可制作“浙陈皮”。温州蜜柑属宽皮柑橘类,又称无核橘,主产自浙江省温州市。
温州栽培柑橘已有2400多年历史,其栽培出来的蜜柑,其抗逆性强,适应性广,且品质好,易栽培,因此远负盛名。
川红橘,可制作“川陈皮”
四川川红橘
川红橘,可制作“川陈皮”。川橘为落叶乔木植物,又名红橘,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、福建、重庆、广西等多个省市。
川橘的果实扁圆形,中等大;果皮薄,色泽鲜红,有光泽,皮易剥,富含橘络;果肉细嫩、多汁,甜酸可口;果实不耐储藏是其不足。
但川红橘对比其他柑橘的经济属性不强(产量不及蜜柑、椪柑等品种),现如今的川红橘已经没有规模化种植,在川渝等地更是越来越少见,因此“川陈皮”也不再我国陈皮市场的主流产品中。
大红袍柑
大红袍主要分布于重庆市万州区、浙江省余杭区等地,主要有平头、尖头和大叶3个品系,较丰产,且极宜鲜食和罐藏。
大红袍的果实呈正圆或扁圆形,平均单果重39.1克,大的可达70克以上;其果皮呈橙红色,强韧、易剥;果肉呈橙红色,肉厚质粗。
椪柑皮,是潮汕地区制作“九制陈皮”的原料
潮汕椪柑
椪柑皮,是潮汕地区制作“九制陈皮”的原料。椪柑品系多,湖南的梅柑,云南建水的白橘,西双版纳的 版 橘,均属此类。
有早熟及迟熟系。其中广东地区著名的“潮州陈皮”就是以椪柑皮为原材料制作,也是道地陈皮之一。